2025 年 9 月 14 日,护理学院 “普通话工坊” 正式启动 “模拟工作场景” 专项训练,24 名学子以 “抽卡定题 + 情景演练” 的创新形式,围绕六大医疗高频场景展开竞技比拼,在实战氛围中同步锤炼专业硬实力与语言软实力。
本次训练以小组为单位推进,各小组通过随机抽取任务卡确定实践主题。任务卡精准聚焦医疗服务核心场景,涵盖“患者入院宣教”“老年人照护话术”“心肺复苏科普”“常用感冒药合理使用介绍”“抗生素滥用危害讲解”“患者心理疏导” 六大模块,要求各小组围绕抽取主题完成 “场景模拟 + 专业讲解” 双重任务,在沉浸式实践中提升语言表达精度与专业服务能力。
不同主题任务紧扣医疗工作实际需求,各有侧重:“患者入院宣教” 与 “老年人照护话术” 环节,各小组还原真实医患沟通场景,重点练习清晰、耐心的普通话表达,针对不同年龄、理解能力的患者群体灵活调整语言风格,确保医疗信息传递准确无偏差;“心肺复苏科普”“常用感冒药合理使用”“抗生素滥用危害讲解” 主题任务,要求成员用 “专业 + 通俗” 的普通话解读医疗知识,既保证内容的科学性与严谨性,又通过生活化表述降低理解门槛,让非专业背景的患者轻松掌握关键信息;“患者心理疏导” 环节则聚焦情感传递,强调以温和、共情的语言搭建沟通桥梁,为患者传递关怀与支持,助力缓解焦虑情绪。
活动全程,各小组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精神,从场景细节设计、角色精准分配到专业内容讲解,成员各司其职、密切配合。现场演示结束后,各小组还开展互评交流,既分享语言表达技巧与场景设计思路,也坦诚指出不足与改进方向。
参与学子纷纷表示,此次“普通话工坊” 专项训练打破了 “专业知识储备” 与 “语言表达应用” 之间的壁垒,每一次模拟演练都是对临床实战的有效铺垫。不仅进一步深化了自身医疗专业知识体系,更让普通话从基础语言工具,转变为适配临床场景、提升服务质量的 “沟通利器”。